利己主义

 [image of a Philosophical Gnu]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 英语 | 法语 ]

利己主义足够组织一个自由的经济社会吗?

回答将是:不能。而且, 没有一个知名的自由市场理论方面的专家会认为利己主义曾经、 甚至有可能足以组织自由经济,或是将它维持一段时间。在这些理论家中, 亚当.斯密经常被认为是利己主义的主要的卫道士。 但是在一本用来纠正对他的教义的错误理解的书中, 我们看到了这样的对于他对利己主义的观点的评述:

「与『成为个人主义者』相比,斯密 认为是社会的影响将人转变为道德的生物。 他认为人们经常高估了自己的利己主义。」

更多更直接的论述如下:

「(亚当.斯密)认为基于利己主义来解释人类行为的尝试是在分析上被误导的, 并且在道德上是有害的。」

【两文皆引自 Jerry Z. Muller 的 《亚当.斯密:他与我们的时代》第2页, 普林斯顿: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93】

亚当.斯密意识到,利己主义在任何社会中都是激励经济活力的首要力量, 无论在相对自由开放的社会中,还是在最最压抑甚至是禽兽统治的社会中。 我们大多数人不喜欢由于尊敬某人而带来的他(她)的无节制的利己主义造成的后果。 例如,在苏联,苏联共产党和苏联军事和文化办公室的头头们, 在极力发展利己主义的同时,把苏联带到了对人民不利的境地, 无论他们是否知道自己做了什么。

美国人曾比苏联人民多得到的好处,以及我们比起所谓「自由」的俄罗斯、 东欧国家人民的优势,是有一个被组织成允许大多数美国人行事时可以满足自己的利益, 同时又不背离道德的准则的社会。我们的习惯,风俗和我们的严格的法律 ``比如说那些对版权的规定'' 进入我们社会的组织过程中,规范着好的,坏的行为。 我们没有采用什么道德上「中立」的方式来让社会「自由发展」。

利己主义并不是一种罪恶,尽管它常驱使人以一种应当谴责的方式行事。 对自己的关心和因此而来的利己主义的发展,是我们作为一个人的一方面。 它也因而使人成为道德的生物。只要一个开放的社会有其基础, 利己主义也可以满足道德的利益需求。 这种基础的构成不仅包括拥有坚实道德信仰和习惯的平民,也包括正式的政治的机构, 严格的法律,以及被承认的能够维护社会秩序和个人自由的法庭裁决。 当这些条件都已具备,并且都已被大多数人铭记于心时, 利己主义将完全成为使经济运转有效,不会导致邪恶结果的种种燃料。问题是, 我们的社会是否在法律和我们教给孩子并且约束我们自己的道德习惯中被合理组织, 从而利己主义与道德准则并不冲突了呢?

研究现代数学的或是编程技术的人们应当仔细鉴赏这种, 个人道义与社会结构间的递归的、天然不稳定的交互作用。 简单的说,有坚定道德信仰的人以他的信仰来组织社会, 然后社会又开始根据这些信仰来培养孩子们,移民们的信仰与习惯。 这是一个头绪纷繁的过程,经常会被打断或是被引导到其他并不想要的路子上。 不可避免的有人会问,我们是不是正在偏离正确的路途,还有人问, 这个社会有多少承受力,也就是, 要多大的打击就会把这个社会的大部分好的部分毁灭掉。

有时候,人们会认为事情出了差错,他们需要为了某个道德准则而奋斗, 有必要牺牲,或者至少是限制自己的利己主义。 当代的自由市场理论家 Thomas Sowell 说:

「世界上当然存在非经济的价值。确实的,存在唯一的非经济的价值。 经济本身不是价值,只是一种价值转移的办法。 如果有关于『非经济价值』的说法 (更具体的说,是『社会价值』或者『人类价值』), 只是为了否认贸易的内在的真实性,或是否认贸易过程中的一些特殊的价值, 那么这种无私的理想的价值只有通过与对此的兴趣进行交易才能最有效的体现出来。 这就是经济的贸易。」 【引自 Thomas Sowell 《知识与选择》第79页,New York:Basic Books,1980.】

在上下文中,Sowell 教授并不是在反对将一些道德力量归罪于利己主义的人, 而是在反对那些认为存在一条能轻易改变有一种道德缺点的社会的道路的人。 每个硬币都有两面 维护利己主义可能会让人陷入与道德价值的冲突, 而尝试维护道德价值则会导致一些自身利益的牺牲。

利己主义是一种社会的强力的燃料, 至少当这个社会的人们是经过良好教育的个人时是如此, 但是利己主义没什么神奇而神秘的东西能保证道德的后果。 只有在外部的,更多的是内心的道德的约束下,利己主义才会产生道德的后果, 指引当事人的行动。一个有良好约束的社会并不靠魔术而存在, 而是靠向着更高目标的人们的行动,无论是整个社会中对自由的保护, 还是程序员社团中合作精神的保留,或是在同一时间。


其他文章


返回 GNU 首页

请将有关 自由软件基金会 与 GNU 的 查询 与 问题 送到 gnu@gnu.org。 您也可以使用 其他方法联络 自由软件基金会。

请将有关网页的意见送到 chinese-coordinators@gnu.org, 其他问题则送到 chliu@gnu.org

Copyright (C) 1998 Loyd Fueston

本文允许在不变更文件内容的前提下刊登在任何形式的媒体中,但需保留此声明。

翻译:袁 乙钧 <bbbush@163.com>
验证:马 雪萍
请将有关翻译的问题送到 GNU/CTT翻译人员

Updated: $Date: 2002/12/15 06:32:14 $ $Author: chstoneliu $